18 JUL 2025
#破產
#中小企
#知識庫

【結業潮來襲 中小企破產】商家點樣穩陣渡難關?3個實用自救策略!

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勞動人口數字,今年9月至11月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2.9%,有11.2萬人仍然無工開。失業後面對生活資金、供樓、供車、學費、卡數種種壓力時,急需資金可以點做?支援失業人士嘅臨時失業津貼 / 失業救濟金點申請?等我地話你知啦~

 

近年經濟環境惡化,加上市場競爭激烈,香港中小企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業壓力。2025年上半年已有多間知名品牌結業,令不少中小企業憂心忡忡,甚至考慮申請破產作為最後出路。然而,結業並非唯一選擇,以下將分享3個實用的自救策略,幫助中小企穩陣過冬,重振生意!

 

結業潮點解令中小企咁傷?

根據報導2025年上半年,香港至少有23個連鎖食肆品牌同多間老字號結業。早前破產管理署公布的強制公司清盤案及破產案統計數字,2025年5月錄得949宗破產呈請書,按月升17%、按年升9%,破產呈請宗數創3年來單月新高。中小企因租金貴、需求疲弱及高息環境,現金流頻頻斷裂,可能需要面對裁員、欠債甚至破產後果。

當企業無法清還債務時,部分企業主會考慮申請破產。根據香港法律,申請破產需符合一定條件,

  1. 欠債金額達到門檻:申請破產的最低欠債額為$10,000。
  2. 無力償還債務:當債務人無法按時清還債務,債權人或債務人可向法院提交破產呈請書。
  3. 提交破產呈請書:需提供詳細的財務狀況,包括所有資產、負債及收入來源。
  4. 法院批准:經法院審理後,若確認債務人無清償能力,則會正式頒布破產令。

 

破產固然是一個選擇,但其影響深遠,包括信用評級大幅下降及企業結業,甚至可能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壓力。與破產相比,債務重組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。債務重組通過與債權人協商,重新安排還款計劃或減免部分債務,能夠讓企業保留運營權並避免結業,雖然信用評級可能會受影響,但不至於完全崩潰。延伸閱讀相關文章:破產須知 | 了解破產後果及影響

不過,並非所有陷入困境的企業都需要走到申請破產這一步。通過有效的策略和資源運用,中小企仍有機會翻身。

 

3個實用自救策略,助中小企穩陣渡難關

  1. 減少非必要開支

中小企需即刻檢視開支,削減非核心成本。

  • 重新談判租金: 若租金佔比高,可嘗試與業主協商減租或轉租較廉價的地點。
  • 精簡運營成本: 減少不必要的市場推廣、外判或高成本供應商。

 

  1. 籌集資金,穩定現金流

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,當經營困難時,應積極尋找資金來源。

  • 政府補助: 香港政府提供多項中小企支援計劃,例如「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」,從參與計劃的貸款機構取得融資,應付業務需要,並在急速轉變的營商環境中,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。2025年預算案亦料推更多支援措施,協助中小企籌備項目經費。
  • 考慮財務公司的貸款方案: 若資金需求緊急,申請UA小商務貸款UA i-Money 網上錢私人貸款是一個快速解決財務問題的方法,可作為短期應急。

小提示:選擇貸款時,應優先考慮信譽良好的財務公司,避免選擇免TU但高風險的二線借貸,並仔細比較年利率(APR)及還款條款。

 

  1. 尋求專業意見與支援

當企業面臨重大財務困難時,尋求專業意見至關重要。

  • 財務顧問: 聘請專業顧問分析財務狀況,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  • 法律諮詢: 若考慮申請破產或結業,應先了解相關法律責任及破產後果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  • 同行經驗分享: 加入中小企協會或商會,向其他成功轉型的企業取經。

 

結業破產並非唯一出路:即刻自救!

申請破產後果嚴重,包括限制融資同損害商譽,中小企應於結業潮前採取行動。UA亞洲聯合財務作為全港最大的財務公司,提供靈活的借貸方案,幫中小企整合債務、籌集資金,甚至開拓新市場,穩住生意根基。